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

热烈祝贺赵厚麟担任国际电信联盟(ITU)副秘书长

热烈祝贺赵厚麟担任国际电信联盟(ITU)副秘书长


2006年11月10日,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(ITU)全权代表大会上,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赵厚麟以绝对优势,当选为下一届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。这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一百四十多年以来,迄今为止中国人在国际电信组织担任的最高职务。

赵厚麟之前在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局长任上,为国际电信标准化和中国电信标准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此番当选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,无疑为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电信通信领域创造了契机。

与赵局长的接触并非在北邮校园的学习中,而是在电信产业里。在中国网通做毕设(2006年1月到6月)的日子里,我曾负责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(CCSA)中的工作,那时就开始了解到赵局长曾多次协商全球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,协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,为通信标准的一次又一次更新做出了很多贡献。然而赵局长对我最重要的一次影响是2006上半年在中国电信总部参加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(ITU-T)(SG2和SG11)的中国内部预备会议前。当时他在日内瓦,我们与他交流过关于中国电信已经参与的SG11 8项文稿中,SG11 Q2 Q.user-data与SG11 Q3 Q.Sup-req还未成型的问题(主要是Enum和国际号码资源问题,跟我以前在Brest和Tina做的exposé: ESPACE D’IDENTIFIANT是一个范畴)。赵局长在具体问题上支持中国全局(并非某个或某几个集团)的立场,让我有所感触。如果我把在CCSA中IP与多媒体(TC1)与网络安全组(TC8)的标准化工作看作和通信专家们的纯技术研讨,那么ITU-T的工作就像我在2004年10月参加的模拟联合国(Model United Nations)一样更加带有思辨性和政治趣味性,同时是在一种在对通信的整体深入把握上进行的高效的技术活动,无疑对我的职业规划画上了极有意义的一笔。

翻了一下我硬盘里以前的文件夹,有幸找到了我当时的一些会议记录,还有在研究过中国电信同事制定的稿子基础上,给赵局长和通信行业各位代表介绍情况时用的会议发言。于今天来看,我觉得离开了中国,就像退出了产业,成了局外人。不管是什么原因,不论是不再用行业的语气来说话,还是不再有继续关注SG11 Q2 Q.user-data与SG11 Q3 Q.Sup-req的心态,这都是一种损失。愚钝也罢,冷漠也罢,于情于理是应该跟各位好同事写一封信了。这产业无疑是一个充满信仰的搏击俱乐部,每次和张震博士一起认真嗜食三文鱼都是在励志,浓烈的技术气息和绿色的芥末酱掺杂在一起,让一桌北邮校友亢奋,在接下来下午的会议中继续大胆创新迅速地改变中国通信格局。

没有评论: